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发展历程
医院文化
医院荣誉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招标公示
专科风采
党群园地
党政工作
工会建设
团青园地
纪检监察
医德医风
学习二十大
科室导航
临床科室
医技协同中心
急救医学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
上海名老中医馆
专家导航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
学术成果
继续教育
图书馆
人才招聘
医院文化
公益活动
(走帮服)
援疆援外
“吴锦泉”
爱心服务队
敬老爱老
电子院报
医患沟通
健康科普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招标公示
专科风采
专科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科风采
> 正文
【钢筋贯穿 死里逃生】被1米长、2公分粗螺纹钢贯穿腹部的他,为表感谢送两锦旗……
发布日期:2020-07-09 来源: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7月6日,河南的朱先生给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送上了两面鲜红的锦旗,“感谢南通二院泌尿外科王健主任救了自己的命。”说着朱先生就激动的流下了泪水。而这两面锦旗的故事要从3月份的一起高空跌落引发的钢筋贯穿伤事故说起。
3月27中午12点50分,一位从高处跌落,钢筋贯穿伤的伤者被送至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患者送到医院时,只见一根直径约2厘米粗的钢筋露在体外,裸露的钢筋长达20多厘米;钢筋从其左侧大腿内侧刺破皮肤插进盆腔。该伤者正是朱先生,他是一名建筑工人,中午在陈桥某工地施工过程中不慎从3米高处摔落,导致钢筋刺入体内。
南通二院急诊科火速开启急救绿色通道,对患者进行急诊X光片、CT探查,足足有将近75公分的钢筋刺入了伤者的腹腔。考虑到钢筋穿刺入腹腔,钢筋表面带有大量细菌和有害物质,而腹腔内脏器众多,钢筋在刺入过程中,可能损伤膀胱、肠道、肾脏及肝胆等脏器,伤处出血不止,情况万分危急。急诊科第一时间上报医院相关领导,启动多科联合会诊,组织泌尿外科、ICU、普外科等专家紧急会诊,每耽误一分钟,患者就多一分危险,最终由吴志军副院长决定,由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健的团队进行主导的手术大抢救就此展开。因尚且不能判定伤者内脏器官、泌尿系统等损伤情况,如何避免取出钢筋造成伤者二次损伤,也是抢救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抢救必须争分夺,时间多拖一分钟,伤者就多一分生命危险。同时考虑到钢筋较长,可能导致无法正常取出,南通二院保卫科联系了港闸区消防救援大队的同志请求帮助随时截断钢筋。
转运和过手术床要快,还要保持好患者体位,因为患者或钢筋的任何一点位移,都有可能造成腹腔器官、大血管的二次损伤,大出血或心脏骤停随时都可能发生。伤者被送到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长叶建珍就已经带领手术室医护人员开始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为抢救争取时间,迅速为伤者建立深静脉置管,保障伤者抢救通道,紧急联系输血科为伤者输血备血。麻醉科主任邓继红迅速带领麻醉科团队完成了麻醉诱导,完成插管并固定,调节着麻醉机,管理好患者呼吸,完成好这一切之后王健副主任说:“手术准备开始。”
随着皮肤、皮下、筋膜、肌肉、腹膜得层层分离,钢筋显露得深度越多。此时手术室里空气似乎凝固了一样,所有的眼睛注视着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健的双手。大家大气不敢出一声,只听王健说:“肾没事,小肠、结肠没事,钢筋压迫髂总静脉。”考虑到髂总静脉被钢筋压迫,拔出后很可能大出血,王健预先将髂总静脉骨骼化进行预阻断,充分暴露视野,随后长达将近1米的钢筋缓缓被拔出,血流奔涌而出,“3-0的普理灵缝线”王健边说边沉着冷静的进行缝合,很快血流止住。大家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地了。
最危险的部分处理完毕后,王健接着为伤者处理缝合膀胱、输尿管、尿道等处破损。因为钢筋从大腿根部刺入骨盆,引起2公分的缺损,为预防术后缺损引起了嵌顿疝,王健再次进行术中修补,填塞补片。王健副主任介绍说:“在这种具有感染的创面放置补片其实是一种大胆而冒险的操作,但是考虑到为避免患者以后生活因为组织缺损引起嵌顿疝影响正常生活,毅然的决定给他放置补片进行修补。”凭着王健副主任精湛的医术,历时三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手术顺利完成,伤者生命体征平稳,随后被送至ICU接受进一步的观察。
完成了抢救手术的王健第一时间在医院工作群中给大家报平安。据悉,像朱先生这种刺入钢筋的长度和粗度,在国内抢救案例中实属罕见。朱先生的抢救成功充分体现了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抢救重大应急外伤处置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4月7日,在患者呼吸平稳、腹部感染等病情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患者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泌尿外科的普通病房,但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患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手术切口红肿,脂肪液化,引流增多的情况。于是王健团队决定对患者再次进行手术清创,通过4到5次的VSD负压清创引流,伤者的腹壁肉芽生长良好,创面缩小,恢复良好。
成功的手术之后,离不开正确的康复训练。考虑到朱先生这样的情况,王健副主任第一时间联系了南通二院康复医学科的宋新建副主任进行会诊。
由于贯穿伤,朱先生大腿及腹部软组织损伤严重伴感觉减退,康复医学科宋新建副主任和康复技师长肖玉华对朱先生进行了充分的康复评估,4月21日,就开始介入床边康复治疗。据朱先生的主管治疗师凌嘉辉介绍说:“根据评估结果,床边主要进行呼吸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维持训练,还有理疗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等。”不到一个月,朱先生就可以自行下床活动,他激动地说:“我终于可以下床走路了。”从6月1日开始,康复科根据朱先生恢复情况重新评估进阶,制定了肌力训练、骨盆控制训练、踝关节稳定训练等康复训练项目。
术后康复阶段需要进行功能性的专业训练,必须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的指导、监督或帮助下主动完成一系列的训练,治疗师会根据患者不同阶段情况,决定不同的运动训练时间及训练强度、频率。国内康复医学起步较晚,普遍存在重手术轻康复、手术与康复脱节的现象,使得许多患者不能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导致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影响远期生活质量。现在许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原因就是外科手术后康复没有很好开展起来,重治疗、轻康复,不够重视术后康复的必要性。其实,手术不是结束,康复才是开始。
近年来,南通二院康复医学科迅速发展,康复条件越来越完善,康复科医生、治疗师与其他临床科室医生密切合作,做了很多康复方案,患者便可以选择更加合理、先进的康复手段,尽早康复并回归社会,减少术后并发症。